11月2日全市法院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襄州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迅速动员全院干警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座谈会上王院长讲话精神,并结合该院实际,提出“五化”管理新举措举措,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的热潮。
一、细化顶层设计方案,实现目标化管理。该院决定组织专门人员,对市中院提出的总的管理思路,深化“1+6”管理模式,着力抓好法院发展中、长期规划,细化顶层设计方案,为争创“一流人民法院”引路导航。明确提出争创“全国模范法院”活动,院党组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在全员量化考核、审判质量管理、涉诉信访化解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法院一切工作与“全国模范法院”工作标准进行对接。该院还将争创“全国模范法院”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庭室,把一项项工作当着项目工程来推进。
二、完善法院管理制度,力求规范化管理。从优化制度创新入手,修订完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和行政管理三大类近百项制度,改革那些与当前标准已不相适应的制度措施,力求对各项工作做到管理更细、标准更优、纪律更严,做到以制度管案、靠制度管人、依制度管事、按制度管物。设立党务、政务、审务、财务公开专栏,将全院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定期公布,全方位促进法院管理的规范化。
三、优化绩效考评机制,落实精细化管理。在强化审判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量化考核机制,实现法院考核、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将审判绩效考核延伸到全体审执岗位人员,区别不同岗位,量化不同的岗位任务,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当月发放办案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该个人年终评先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优化各项指标设定,对二审维持、调撤和一审调解、和解案件的奖励标准予以提高,充分调动干警办好案件的工作积极性。
四、强化工作效能,实行责任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审执人员岗位责任,通过不断查找问题、分析差距、解决问题,将审判管理提到一个新高度。建立倒逼机制,实现“三评查”长效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评查案件,对瑕疵案件进行责任倒查给予责任人相应经济处罚;落实院长、副院长、庭长、审判员、书记员“五级责任制”,对发回、改判案件、超审限案件、越级上访、重信重访案件实行责任倒查;对二审改判发回案件启动介入调查机制。建立督办机制,以审判工作为龙头,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办落实力度,对责任领导、责任庭室和承办人员进行限时办理,定期督办。
五、狠抓科技装备,推进信息化管理。积极寻求财政保障,充分利用审判信息综合管理网络平台,加大科技法庭和未成年人圆桌审判庭建设。对庭审行为实行同步录音、录像监管,实现庭审数字化和卷宗档案电子化。推行办公系统自动化,逐步实现网上审批、文书会签和工作督办。加快生效裁判文书网络公开平台建设,所有依法应当公开的裁判文书一律上网公开,接受当事人查询,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