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襄州区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及时传达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对法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法院院长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决定立足“六个围绕”扎实推进法院工作提质增效,全力建设全省最公信法院。
围绕优化司法环境,着力服务发展大局。坚持服务中心,创新和完善司法惠民措施,积极融入“平安襄州”和“法治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最优司法环境。认真落实《省委政法委优化法治环境十六条意见》、《襄阳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全市法院服务企业十项承诺》,推动“法官四进”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加大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诉讼调解工作,办理司法确认案件达4000件以上。积极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加强诉前调解、小额速裁、督促程序和简易程序适用,小额速裁案件力争达200件以上。
围绕公正高效办案,着力深化审判管理。继续开展“每案公正”竞赛活动,大力推进审判管理精细化,进一步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运行的监督制约,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制度。强化案件均衡结案,提升服判息诉率,每季度对结案率、发回改判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并视各部门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确保全年结案率达到95%以上,发回改判案件控制在11以内。进一步提升审判效率,简易程序案件力求45天内结案,普通程序案件力求3个月结案,执行案件力求4个月结案。
围绕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推进阳光司法。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等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健全案件信息查询和裁判文书上网等机制,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拓宽民意沟通渠道,加强法院内外网站、院长信箱和徽博建设。积极推进双月法院开放日、庭审网络(电视、微博)直播或录播等司法公开活动。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评议案件,争取今年辖区每位代表、委员都能旁听一次案件庭审。
围绕打造过硬队伍,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具体落实到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扎实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和“正风肃纪,争当好干警”等活动。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和业务培训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季度开展一次大型群体活动。严格办案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业内业外活动,坚决做到七个不准,即不准进茶馆、棋牌室、歌舞厅、洗脚屋等娱乐场所和私人会所,不准利用婚丧嫁娶等形式收受礼金、礼物,不准从事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不准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接受他们的宴请或以任何名义赠送的财物。不准带彩打牌或娱乐,不准公车私用或私客公待,不准无证驾驶、酒后驾驶。
围绕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完成数字审委会和5个科技法庭建设,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加强人民法庭管理,强化法庭干警业务培训和分片区协作执行力度,建立人民法庭巡查制度,深化人民法院对基层矛盾纠纷的联动化解工作。加大基层基础建设投入,完成伙牌法庭建设,加强法院安防设施建设,强化庭审警务保障和审判秩序。坚持厉行节约,节俭办事,探索建立法院经费保障工作新机制。
围绕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抓好信访稳定。擦亮立案信访窗口,完善立案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优化服务流程和司法礼仪,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确保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加强与当事人的联系与沟通,切实关注当事人诉求,实行涉诉信访案件向院领导和党委、政府“双汇报”制度,力争多方协作,共同化解,最大限度减少涉诉信访事件发生。健全涉诉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源头治理、集中化解、责任倒壹和终身责任制等机制,开展争创“无重复访、无越级访、无极端访”法院活动,力争信访总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