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执行为民心,耄耋老人得安心

2024-06-14 09:17
来源: 襄州区人民法院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日,襄州法院执行局干警 “施巧劲,心连心”,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图片

老人吴某和李某,都已经耄耋之年,育有两个儿子。因为无人赡养,2020年,两位老人将两儿子诉至法庭后,达成调解协议。谁知到了2024年5月,老人长子以家庭困难为由,不再履行其赡养义务,两位老人无奈,于2024年6月,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耄耋老人  生活不便

案件承办人王志恒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就驱车赶往两位老人家中,看见双目失明的吴某,腿脚不便的李某,心中焦急万分。但考虑到赡养问题事关民生,若简单的进行强制执行,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家庭矛盾,王志恒遂决定将案件进行执前和解,在充分保障老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尽可能的修复亲情,让老有所养。

王志恒立刻马不停蹄找到了两位老人的长子,谁知看见法院制服,长子闭门不出。王志恒暗自沉思:“如果撬不开长子的心门,他肯定不会心甘情愿赡养好老人,可是他为什么会对法院如此抗拒呢?”在对村委会及长子居所周边邻居走访过程中,王志恒了解到,可能是长子觉得父母偏心小儿子,且自己也年近五旬,索性不如让小儿子承担全部的赡养义务,并且长子之前被依法打击处理过,对法院带有一定抵触情绪。



图片
图片
便衣上阵  真诚劝导 

为了拉近与被执行人的距离,王志恒果断脱下了制服,换上了便衣,再次叩响了长子的大门,这一次王志恒走了进去,开始对长子做思想工作,在情理方面用“乌鸦反哺”“寸草春晖”等典故对义务人进行劝解,让他们明白赡养老人是他们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通过释明法律,告知其不赡养父母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在执行干警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引导下,经多次协商,终于解开了被执行人的心结,长子同意将父母接回家住,并给付赡养费,归还原本属于老人的田地和房屋。长子将5000元赡养费交给了执行干警,并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老人,同时对执行干警耐心细致的开导表示认可和感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修于好  生活有盼

“这么热的天气,你们大老远就为了我和老伴这一把老骨头,我十分感动,真的太谢谢你们,帮我们一家人打开了心结,重修于好,我们养老有了着落,以后有盼头了!”吴某握着王志恒的手紧紧的不放开。长子也作出了保证:“法官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父母,不给政府添乱!”告别了吴某一家,执行干警又顶着烈日奔赴下一户被执行人的家里。

图片

执行干警们怀揣着真心走进千家万户,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与每一位当事人促膝谈心,了解案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力争做到案结事了。下一步,襄州法院在执行涉民生类的案件时,将继续坚持情理与法理的有效结合,以“如我在执”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高效办理每一起执行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