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笔者从襄州区人民法院获悉,在刚刚结束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该院喜获全市基层法院综合业绩考评第二名。为强化创先争优工作热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该院积极贯彻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精神,以“六个全力”扎实推进法院工作再上台阶。
全力开展创先争优。以创建“全国模范法院”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目标引领和强化落实,促进“规范执法程序年”、“便民利企服务年”、“法院管理创新年”和“纪律作风建设年”等四项活动扎实推进。推行阳关司法,巩固和扩大“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创建成果,法院审务、政务能公开的全面及时公开,对裁判文书和诉讼材料实行电子化录入,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讼信息查询平台,便利当事人查询和监督,力争司法公开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健全完善执行“三联动”工作机制,着力将其打造成在全国法院系统响当当的执行工作品牌。
全力服务中心工作。以狠抓 “落实年”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省委政法委优化法治环境十六条意见,不遗余力为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和区委中心工作服务。组织院、庭长和法官进驻东津新区、南机路、腾飞片区、洪山头片区、滨江滨河、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园等全区“两改”、“两迁”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协助化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矛盾纠纷,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优化审执环境,开通服务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用足用活现有司法资源,充分利用调解、和解、协调等手段,快审、快调、快执涉项目建设纠纷案。
全力推进每案公正。紧紧围绕法治城市和公信法院建设,深化审判管理和节点控制,开展“每案公正” 竞赛活动。通过组织全院干警比公正、赛办案活动,全力打造“每案公正”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严格规范司法程序,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制定民商事案件类案标准化庭审提纲,促使庭审调查的全面和规范。实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判前社会调查,对案件复杂,争议较大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在判前向当事人所在基层组织详细了解被告人和被害人各方面情况,走访群众对当事人的社会评价,为准确裁判案件,降低稳定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实行案件质量互查互评、院领导抽评和当场讲评制度。利用每月第一个周五学习日,组织各机关业务庭和法庭庭长集中互查互评上月审结的案件,并实行现场通报,当场讲评。
全力落实便民利民。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法律咨询、信访接待、案件调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扎实开展巡回审判进千家活动,组织法官进村组、社区、企业、校园巡回开庭,就地办案,方便辖区群众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行案件信访星级评估预防制度,要求案件各个环节的承办法官随时关注信访事项,拓展群众信访渠道,及时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积极争取地方财力支持,设置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缓减免交诉讼费,对无法获得赔偿的刑事诉讼被害人及其家属、案件无法执行而生活陷入困境的民事案件申请执行人,给予司法救助。
全力优化思想建设,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开展“每日一题,每月一课,每季一考”考学活动,切实提升干警政治思想素质和司法业务技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行交心谈心制度。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之间、部门负责人与干警之间,就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纪律作风等定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增强干警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力深化治庸问责。进一步深化“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治庸问责集中教育整顿行动”,完善倒逼机制,优化干警司法作风,着力打造“三铁四最”法院队伍。实行干警纪律作风经济奖惩制度,将干警纪律作风表现与绩效奖励工资发放进行挂钩,实行同奖同惩。坚持问题导向,由审管办和监察室对“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治庸问责集中教育整顿行动”进行常态化监管,对执法程序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强力问责。充分发挥29名廉政监察员的作用,对各部门慵、懒、散、软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坚持纠建并举,深化各类问题的整改工作,继续制定完善各项制度措施,探索建立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治庸问责工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