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警读书分享活动侧记 (第二期) 《百年孤独》 推荐人:余峰 《百年孤独》中讲到,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独处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能力,学会独处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作为一名法官,我们的职业需要我们学会享受孤独,一个人独立的思考,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从繁杂的案情中抽丝剥茧,探寻法律独有的乐趣。独处是一个人的精彩,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向内审视,正视不足,从而提升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推荐人:朱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由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引导下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了自我蜕变的故事。当我们有些迷茫和焦虑的时候,不妨读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人性、友情、责任、梦想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在不知不觉中探索自己的内心,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达到心灵的自由。 《人生海海》 推荐人:何健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作品,这本书的亮点就在于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每个角色都刻画的入木三分,人物和情节交织,让人五味杂陈。阅读《人生海海》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上校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热爱生活的精神也让我深受感动,无论生活中遇到多么棘手的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人生的智慧》 推荐人:刘文敏 《人生的智慧》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所著,是他晚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叔本华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深入剖析了人生的本质、意义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深刻的问题,对于追求人生真谛的读者来说,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长安的荔枝》 推荐人:周欣雨 《长安的荔枝》是由马伯庸老师创作的短篇小说。该书以荔枝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长安城中的百态人生和马伯庸笔下的情感纠葛。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它让我们在品味大唐长安的繁华与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坚持与选择,就像书中李善德所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活出生命的意义》 推荐人:肖茜 这本书讲述了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二战期间,作者在经历全家被关进集中营遇难,只有他和妹妹幸存的非人经历后,仍能不忘自己的学术专业,将这段痛苦的过往一一分析,从而奠定了精神疗法中的“意义疗法”。本书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践行,而非空问,勇于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平凡的世界》 推荐人:刘旭 《平凡的世界》是一段平凡却热血、温暖又动人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为主角,讲述他们在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却依然无畏前行的人生历程。小说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走过的平凡却不平庸的道路,细腻书写亲情、爱情和友情,饱含真善美和昂扬向上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长、在进步,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会走向成功的道路。 《乡土中国》 推荐人:杨俊俊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国基层传统农村社会的经典著作。他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基层社会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探寻了家国乡土深处的文化根脉,探讨了差序格局、家族、血缘的赓续传承。阅读《乡土中国》让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热土有更深厚的感知,对自己肩头的责任有更深刻的体悟。 《非暴力沟通》 推荐人:邓继斌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所著的一本关于沟通方法的书籍,作者希望在沟通时掌握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以更加积极、真诚的态度去沟通,使沟通变得顺畅、愉悦。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推荐人:吕襄东 每每读到那句“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都足以让我眼眶湿润。这本书收录了汪曾祺、史铁生等13位作家50篇散文作品,字里行间无一不彰显着对生命、对岁月绵密的体悟与眷恋。在书中有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展望,对失去的人的思念,对孩子成长的期盼,对故乡食物的怀念……四季更迭随雨变,寒来暑往等风来。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构成物,是他们的出现让我们拥有了完整的人生。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巅峰也有谷底。